非名牌不用7张信用卡欠债6位数:多少年轻人正在被“精致”摧毁

时间: 2023-09-04 14:51:33 | 作者: 半岛体育国际 | 返回

  原标题:非名牌不用,7张信用卡,欠债6位数:多少年轻人正在被“精致”摧毁

  小陈是一位80后,有一个女儿,去年小儿子出生,在别人眼里,他是妥妥的“人生赢家”。

  给女儿上的幼儿园是一个学期两三万的私立幼儿园,除此之外,还给她报了5个兴趣班,一个班起码要花两三千元。

  一笔笔消费,犹如“超音速钞票粉碎机”;东一样西一样,就像钝刀子割肉,都割在小陈身上。

  最近一家上海公司挖小陈过去,收入比杭州的高。小陈决定去上海工作,无非一个星期多花100多元的高铁车票钱。

  为了养家,小陈的个人消费克制到极致,基本没花钱买衣服,身上的T恤,还是上一个企业的工服;为了省点房租,打着开发产品的旗号住在公司,吃饭也在公司食堂,洗澡就蹭公司楼下的健身房,半年的年卡1000多元。

  可尽管如此,没到月底,他们还是入不敷出。为维持这些,小陈办了7张信用卡,欠了6位数的卡债。

  小陈会在朋友圈里晒两个娃,那是一种令人羡慕的“精致”生活;而这种“精致”生活的背后,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。

  当下社会,掀起了一股追求“假精致”的风潮。一些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,过度追逐所谓的“品质生活”掩盖下的预消费、高消费,无孔不入的“精致”透支钱包,掏空身心,侵蚀灵魂。

  妆容精致的小哥哥手举最新款口红,高喊“买它买它买它”;大量明星潮人,告诉你不马上拥有一条小白裙加方头鞋就落伍了。

  然后小桃就开始打开各种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同款,或者直接在种草文中的链接中直接下单,各种小程序,各种购物平台满天飞的年代,真的是太方便了。

  为了朋友圈中的“精致”生活,出门旅行要住好一点的,最好带无边泳池的那种,然后发个带定位的朋友圈,绝不都能在“朋友圈摄影大赛”中败下阵来;

  明明手头的化妆品、口红已经够用好几年了,但是看到某个品牌新出了限量版彩妆,于是头脑一热,买,然后再发个朋友圈。

  找个最好看的角度,最后假装随意地配上一段实际精心编撰的文字,发了朋友圈。

  果然,点赞评论如潮水般涌来,朋友们纷纷冠以“贵妇”“有眼光”,她心里那叫一个爽。

  平时她的常态是,一到每月10号的还款日,就东拼西凑地把钱还上,实在不行就换着app借钱,拆东墙补西墙。下个月,同样的剧情再上演一遍。

  每天,小桃一边在朋友圈享受赞美,过着看上去精致的生活,一边又和一直增长的透支数字作斗争。

  最近,还有个新闻也点醒了她:某个社交电商上,那些“种草文”,背后很可能是黑产刷量。

  一位正在读大三的95后“精致”女孩,在网上花了上千元买ins风拍照道具。

  虽然在朋友圈里光鲜,外表看起来精致无比,但这群人口袋空空如也,吃土是常态。

  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著作《有闲阶级论》中说,通常商品的价值上涨会导致需求的降低,但在某些商品上却存在着价格持续上涨反而导致需求增加的现象。这也就是“凡勃伦效应”,支撑这种景象的重要动力就是虚荣消费。

  如果仅仅是为了所谓的虚荣心,即使全身都是名牌,也不可以真正达到自信心的重塑。

  是的,如果你刻意、过度追求名牌,一身名牌在你身上也就那样。如果内心不充足,擦再贵的化妆品,依然不会变美。

  但是奋斗、知足的年轻人依旧是有的,想要未来幸福的生活,就要推迟享乐,进行长远的打算。

  对于个人、家庭都是如此,必须要有稳定的现金流,让生活良性发展下去。没有计划的超前消费,只会让生活进入失控状态。

  学会规划和自制是掌握人生幸福感的钥匙,努力拼搏而获得的幸福生活,才是真正的“精致生活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