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岁的双语女硕士做家政一夜之间刷爆网络,只因她的履历怎么看都不像保姆:擅长法语、英语,硕士学历,不仅有大规模的公司外派非洲的工作经历,还从事过早教工作,年薪曾达30万。
作为降维打击的典型,这类事件早已屡见不鲜:前有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,后有北大毕业生去链接做房产中介……其实,本科生去海底捞做服务员的,早就一抓一大把了。
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陆步轩,当年被很多人拿来证明“读书无用论”。然而,这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人,如今已经身价上百亿。他说:读书可能不能够改变命运,但一定能改变思维。
当所有人都在说陆步轩摸黑北大时,他却和学长一起创立品牌卖生鲜,去年销售额18亿。读书越多、越会读书,眼界就越开阔,就越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、看社会、看市场,甚至是看人生。
传统印象中,保姆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,能识几个字,有的连现代化的家用电器都用不好。
这种状况最近三五年已经大为改善,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多了。据统计,目前大专、大学本科学历的家政服务从业人数能占到10%左右。
记得小儿子出生时,我们曾遇到一位高素质月嫂,郑州本地人,主管护师职称,形象气质佳,谈吐不俗,非常有爱心。五六年前,她的月薪已经突破了一万元,堪称月嫂中的天价。
正是受这位月嫂启发,我们医院曾打算培养一批有护理资格证、懂营养餐搭配的高端月嫂,最终因月嫂的工作模式,没形成气候,却噱头十足。
女硕士刘双做保姆,用传统眼光看,我们可能会说,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谁说硕士不能当保姆,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收入,不丢人;我们也有一定可能会说,这不是大材小用,浪费社会资源吗?
刘双则用互联网思维看到了低端行业的蓝海市场,挖掘出保姆行业的高端群体,你是否注意到,她的综合评价里有“可接外籍客户单”?以后,她会不会和菲佣抢饭碗?
在香港,外佣的待遇并不低,最低工资為$4,630元,雇主需同时无偿提供膳食,或每月不少于$1,121元的膳食津贴,其中以素有“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”之美誉的菲佣最为吃香。
在英国,有一家专门培训高端保姆的学校——诺兰德学院。这里的学生被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,专业是早期儿童发展与学习。他们会学习社交、情感发展方面的理论,还要修营养学、医学、烹饪等课程;除此之外,近身搏斗、游泳等也是必修课程。
我们的焦点都在硕士当保姆,却忽视了刘双早教经历和双语优势。她的转型不必像爬山,必须从另一个山峰下来后,才可以去另一个山峰;更像攀爬铁丝网,可完全通过横向移动改变方向。
这意味着她的转型并非从零开始,以前的经验依然能发挥优势。她会不会像北大陆步轩,创立自己的家政品牌?
在互联网时代,流量为王,刘双一夜之间爆红网络,如果有资本及时注入,成立高端家政品牌,很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。
刘双此前的规划虽不走寻常路,但整个职业发展还是相当成功的。只有在一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,你才有机会去尝试其他。如果我们在HR领域举步维艰,去家政一定能风生水起?
我们并非吃瓜群众,刘双事件带给我们深深的不安,如果有一天人资部被炸掉,我们大家可以做什么?